渠县人民医院 20240986
临床资料: 女 34岁,5+年前发现右小腿皮肤逐渐变黑,3+年前该处形成一个包块,包块逐渐长大。术中见该病变高出皮表,位置表浅。
大体所见: 右小腿灰白包块一个,大小2x1x1cm,切面灰白实性质中,带部分包膜。
免疫组化: Melan A(散在+),HMB45(灶性),S-100(+),SOX10(+),p16(部分+),ki-67(3%+),PHH3(热点区9个/mm2),Braf(-),Cyclin D1(90%),PRAME(部分+),CerbB-2(0),EGFR(-),PD-L1(28-8,CPS<1),Tyrosinase(-),H3K27me3(+),MITF(+),PNL2(部分+),INI1(+),LEF1(-),β-catenin(胞浆弱+),BAP1(+)。 FISH结果:黑色素瘤相关基因检测未见明显异常,CRTC1基因分离。
大竹县人民医院病例 2024-3265-4
临床资料: 患者男性,52岁,体检发现腹部肿物2天入院。查体: 右下腹可见一约10*10cm大小包块,质地较硬,活动度一般,无触压痛、反跳痛及肌紧张。全腹部增强CT:右中下腹肿瘤性病变:胃肠间质瘤?孤立性纤维瘤?术中所见:距离回盲部约30cm处回肠可见一大小约为15x10x8cm大小肿块,质地稍软,活动度尚可,边界清楚,包膜完整,与周围小肠、腹膜、结肠、系膜之间形成广泛粘连。
大体所见: 不规则包块1个,大小约14cmx10cmx9cm,切面灰白灰红、实性、质软。
发言单位: 达川区人民医院、南部县人民医院、蓬安县人民医院、仪陇县人民医院、营山县人民医院、宣汉县人民医院、达州市中心医院、川北医学院
营山县人民医院20242640-8
临床资料: 患者,女,62岁,因“下腹部胀痛1月”入院。MRI:查见盆腔左前份见大小约5. 9cm*5. 8cm*6. 6cmT1WT等信号,T2WT稍高及等混杂信号肿块影。手术所见:前腹壁可见直径约8cm的肿瘤,与膀胱致密粘连,周围滋养血管丰富,可见肿瘤起始于左侧脐尿管末端。
大体所见: 棕色已剖开包块一个,大小10. 5cm*5. 0cm*4. 5cm,切面暗红色、棕色,实性,质较软,附包膜。
免疫组化: Syn(+),CgA(+),CD56(+),S100(+),Vimentin(-),CD34(-),MelanA(-),Ki-67(+,约1%)。
南部县人民医院(5338-24-10)
临床资料: 患者,女,52岁,体检CT发现左肾上腺占位1-月。
大体所见: 淡黄包块一个,包膜完整,大小约11x9x7cm,切面灰黄质软,呈结节状。
发言单位: 岳池县人民医院 武胜县人民医院 广安区人民医院 南江县人民医院 巴中市人民医院 蓬安县人民医院南充中心医院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
南部县人民医院(9232-23-7)
临床资料: 患者,男,82岁,腹痛2+天,急诊检查消化道穿孔入院。
大体所见: 带吻合钉的肠管一段长16cm,直径2-3cm,距一端切缘2cm,另一端切缘12cm,可见一溃疡肿块,大小约4x3cm,肿块部分破裂,肿块切面灰白质中,侵及全层,部分可见坏死,肠管表面多处可见脓苔附着,肠粘膜可见充血,距肿块10cm距另一端切缘2cm,可见一溃疡大小2x1. 2cm,肠系膜内未扪及结节。
发言单位: 阆中市人民医院 仪陇县人民医院 南充身心医院 南充第五人民医院 达州市人民医院 宣汉县人民医院 南充中心医院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
武胜县人民医院:241926
临床资料: 患者,女性,29岁,部位:右鼻新生物病史:右侧鼻腔阻塞及出血2周;鼻窦CT提示:右侧上颌窦、筛窦、额窦及鼻腔片状低密度影,考虑息肉可能。左侧上颌窦炎症。双侧下鼻甲稍肥大。既往无特殊病史;否认家族史。
大体所见: 灰褐色碎组织一堆,总体积:2cmx1. 5cmx0. 8cm.
免疫组化: CK(+),CK8/18(+),P63(+),CD56(+),Fli-1(+/-),Ki67约60%(+),NKX2.3(-),LCA(-),S100(-),Syn(-),CD117(-),CR(-),EPG(-)
武胜县人民医院:240328
临床资料: 患者,女性,41岁,部位:右足包块病史:发现右足包块半年,患者无意间发现右足底一跖趾关节处包块,当时无红肿,无压痛,右足活动无明显受限,一直未重视,包块逐渐张大。彩超检查,提示:右足低回声包块。术中见:右足内侧包块约鹌鹑蛋大小,边界清楚。
大体所见: 灰白色破碎组织一堆,体积为5cmx4cmx2cm,部分表面似有包膜,切面灰白、实性、质嫩。
免疫组化: CK(+),EMA(+),TLE-1(+),Ki67约5%-10%(+),S100(-),SOX-10(-),CD117(-),CK5/6(-),P63(-)。
武胜县人民医院:240163-17
临床资料: 男,73岁,以乙状结肠癌入院,术前检查发现降结肠旁团阴,术中见腹膜后肿块。乙状结肠肿瘤确诊为腺癌。螺旋CT检查:胸部(平扫,增强扫描),全腹部(上、下腹部+盆腔)(平扫,增强扫描):检查所见:影像表现及意见:降结肠旁见片团影,与降结肠分界不清,邻近肠管受压,冠状位测量范围约125x63mm,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,其内见明显强化血管影走形,考虑肿瘤性病变可能大,请结合临床及相关检查。
大体所见: “腹膜后肿块”:结节一个14x8. 5x8cm,表面包膜完整,切面灰白灰褐色、实性质软,半透明状。
免疫组化: P16(强+),CD34(+),S100散在个别细胞(+),CD56(弱+),CD68散在(+),Ki67约30%(+),P53约3%(弱+),SMA(-),PCK(-),DOG1(-)
武胜县人民医院:241835-5
临床资料: 男,32岁,病人无意发现右大腿包块,来我院门诊手术切除。
大体所见: “右大腿包块”:结节一个,大小4cmx3. 5cmx2. 5cm,见包膜,表面附着皮瓣,面积约6. 5cmx3. 5cm,切面灰黄色,实性,质中。
免疫组化: CD68散在(+),P16散在(+),Bcl-2弱(+),Ki67小于5%(+),EMA(-),S100(-),SMA(-),CD34示血管。
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2023-17545
临床资料: 女,45岁。内镜示:胃底:后壁可见一直径约0. 4cm息肉样隆起,表面光滑,活检一块,质软,易出血。
大体所见: 灰白组织一粒,最大径0.4cm。
免疫组化: MUC2(-)、MUC5ac(+,表面上皮)、MUC6(+)、P53(+,野生型)、Ki-67(+,约2%)
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2420403
临床资料: 患者,女79岁。诉:腹痛10+天,加重3+天。现病史:入院前10+天,患者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上腹部疼痛,呈持续性,以上腹部为主,伴恶心、干呕、腹胀,不伴腹泻、黑便、血便、粘液脓血便、里急后重,不伴发热、畏寒、寒战、反酸、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,遂于当地医院就诊,完善CT提示:肠管扩张,回盲区域低回声,住院予以禁食、补液、胃肠减压、止痛等治疗,患者自觉上述症状稍有好转,现为求进一步诊治,遂于我院门诊就诊,门诊以“腹痛待诊,高血压收入我科”。CT:回肠末端小肠不规则增厚,增强扫描管壁明显强化,其内见片状低密度无强化区,病灶与周围组织分界欠清,周围脂肪间隙模糊,其上方小肠明显扩张积气;邻近右侧髂总动脉旁见数枚稍增大淋巴结影,较大者短径约0. 5cm,增强扫描可见强化。升结肠、降结肠及部分小肠肠壁稍增厚、肿胀,周围见少许片絮影。
大体所见: “右半结肠及肿瘤”:带部分小肠、残余阑尾及少许网膜组织的结肠一段,小肠长10. 5cm,管径2. 7-3. 4cm,相连大肠长15. 5cm,周径4-7. 5cm,残余阑尾长1. 5cm,管径1. 4-1. 5cm.距小肠近切缘6. 5cm,紧邻结肠,见一隆起型肿物,大小2. 5*2. 2*1. 5cm,肉眼侵及肌层,切面灰白实性质硬。余小肠粘膜面光滑,肉眼未见明显异常;远端结肠粘膜皱缩充血,面积约4. 2*4cm,切面灰褐实性质稍硬,余大肠粘膜面光滑,肉眼未见明显异常。
免疫组化: CK(-)、S-100(-)、SOX-10(-)、HMB45(-)、Melan-A(-)、CD2(-)、CD20(-)、Desmin(-)、CD34(-)、CD117(-)、CD21(-)、CD23(-)、EBER(-)、CD4(+)、CD68(+)、CD163(+)、Ki-67(+,约40%)
暂无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