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临床资料: 病史资料: 男性,23岁,6个月前因检查发现纵隔肿物,期间无复视、上睑下垂、呼吸困难、喘憋等不适,未行任何治疗,2023年2月1日至我院行胸腺增强MRI检查显示:前纵隔条片状异常信号,胸腺增生可能,后以“纵隔肿物”收入我院。 入院后常规检查: AFP:0.97 IU/ML(参考值0~5.8) HCG:0.43 MIU/ML(参考值0~1.8) 2023年2月6日行HRCT: 纵隔内未见异常增大的淋巴结。两胸腔未见积液征象。前上纵隔左侧见肿块影,大小约4.0*1.7cm,CT值约42HU,边界清楚,密度均匀。 术中所见:肿物位于前上纵隔,大小约4cm,包膜完整,外侵周围脂肪及胸腺组织,与左侧头臂静脉关系密切,未侵及心包,肿物与左侧膈神经分界不清。
大体所见: 病理大体所见: 送检胸腺组织,大小为14x4x3cm,被膜光滑,紧邻被膜见结节样肿物,肿物大小为4.6x3.5x2.4cm,包膜完整,切面实性、灰黄色间灰白色、质地中等。
临床资料: 现病史:2月前检查发现纵隔肿物,未伴有胸痛、憋气、发热,未行任何治疗。病后状态良好,体力情况良好,体重不明显变化。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。 病理大体所见:胸腺组织一块,大小为12*8*3cm,被膜光滑,内见结节样肿物一枚,大小为4*3.8*2.5cm,肿物包膜完整,切面灰白色,质地细腻、中等。其余胸腺组织淡黄色,质软。
临床资料: 男性,29岁,体检发现前纵隔肿物10天,病来无胸闷胸痛,无乏力及垂睑。 CT提示:左前上纵隔可见结节影,大小约2.9cm??2.4cm,增强扫描可见欠均匀强化,病变与血管贴近。结论:左前上纵隔病变,恶性待除外。 胸腔镜探查:胸腔无粘连,无胸水。肿物位于前上纵隔近胸廓入口处,约3.0*2.5*2.0cm大小,形态不规则,包膜欠完整,被左颈动脉、左锁骨下动脉及左无名静脉包绕。切开纵隔胸膜,分离其周围结缔组织,将肿物大部分切除,肿物顶部质硬且固定,侵及周围血管,因强行分离恐造成致命性大出血,因此无法完整切除肿物。
临床资料: 临床资料:患者,男性,66岁,四年前活动后出现气短,劳动耐力受限,近2个月上述症状加重,活动后伴有胸部不适,偶有咳嗽,痰中带血。影像表现:右下肺门见分叶状肿块,40*30mm,包绕右下肺动脉,右肺门淋巴结肿大,纵膈淋巴结增大。
临床资料: 男,64岁,入院前1个多月无明显诱因出血胸闷气短,20余天前出现头面部肿胀伴颈部疼痛,就诊于当地体检中心,胸部CT示右肺占位,右肺门可见肿块影,大小42*38mm,侵犯纵膈,纵膈内见多发肿大淋巴结,较大者20*23mm,右肺上叶见结节影,边缘有毛刺,大小约10*7mm,余双肺见多发小结节影,直径约2-3mm,双侧胸腔积液,考虑中央型肺癌伴淋巴结转移;实验室检查:NSE 41.48ng/ml。
临床资料: 男,49岁,5年前体检于当地医院行肺CT检查示:纵隔结节,当时嘱观察。后每年定期复查,均未见明显变化。 20月前复查见结节较前略变大,受疫情影响未行进一步诊治。4月前再次复查提示纵隔结节,现为进一步诊治来诊。患者病来无不适。既往身体健康。 增强CT示:前纵膈见结节影,形态不规则,较大层面大小约31mm×14mm,密度不均,强化不均。影像诊断:前纵膈占位,不除外恶性病变,请结合临床。
大体所见: 组织大小17cm×7cm×2cm,上见灰黄质韧区域,范围约6cm×3cm×2cm,局部囊性,可见包膜,余组织脂肪样。
暂无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