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床资料: 患者女,41岁,发现右侧耳下肿物1月,初约“花生粒”大小,现约“鸡蛋黄”大小。
临床资料: 患者,老年女性(60岁) 主诉:嗅觉减退1年,鼻塞伴鼻出血,头痛1月余。 查体:外鼻无畸形,鼻前庭皮肤无疖肿、无皲裂。 鼻内镜检查:鼻腔粘膜稍充血,双侧下鼻甲稍充血,略肿大,左侧嗅裂见分叶状肿物及少许干酪样物及脓液。 术中所见:肿物蒂部位于嗅裂区及中鼻甲根部。
临床资料: 患者,女,58岁,4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鼻腔鼻塞,15天前症状加重,伴头痛、左侧鼻出血,呈间断性,每日一次,或数日一次,出血量少,鲜红色,伴左侧眼眶周围疼痛。鼻内镜显示“鼻咽部肿物”建议手术治疗。术中所见:鼻咽部被肿物占据,肿物淡红色,表面欠光滑,质地略硬,易出血,双侧咽隐窝结构消失,肿物右侧外侧界紧邻咽鼓管内侧壁,向上至鼻咽顶,左侧外侧界肿物包绕咽鼓管圆枕,肿物下界平面至双扁桃体上级水平咽部。
临床资料: 患者17年前因左侧耳鸣及面瘫,发现左侧桥小脑角及乳突占位,于外院行手术治疗,术后病理回报颈静脉球瘤。近半年患者出现头痛,左侧外耳道流血伴吞咽困难,复查头部增强磁共振提示肿瘤复发,为求进一步诊治入我院,以“颈静脉球瘤”为诊断收入我科病房,患者病程中左侧听力丧失,左侧舌肌萎缩,无走路不稳,饮食及睡眠可,二便正常。 头部增强磁共振:各序列扫描显示:左侧颞骨不规则骨质破坏,可见巨大混杂信号肿块影,径约7.3cm×6.7cm×10.2cm(左右×前后×上下),增强扫描呈欠均匀明显强化灶,左侧桥小脑角区变窄,第四脑室及中脑导水管受压变窄,双侧侧脑室及第三脑室扩张,周围脑质受压,局部见条片状长T1长T2信号,病灶局部突向颅外,左侧颅颈交界部受累。
临床资料: 患者,女,51岁,发现甲状腺肿物5年,超声提示:甲状腺右叶肿物(TI-RADS 4A),行手术切除。大体所见:甲状腺右叶可见灰黄色肿物,大小3*3*2.5cm,包膜完整,质地中等。
临床资料: 女,5岁 主诉:头痛1个月,左眼内斜视半个月就诊. 现病史: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,呈间断性,伴有张口呼吸,无明显流涕;半个月前出现左眼内斜视,就诊于外院眼科行相关检查提示左侧视力丧失,仅有光感;6天前出现鼻根部间断不适,就诊于我院门诊行相关检查提示鼻咽肿物 1)鼻窦三维CT(2024-11-8,我院):鼻咽至颅底占位性病变,恶性可能大,颅底多发骨质破坏。 2)鼻窦增强MR(2024-11-10,我院):鼻咽部至颅底占位,临近骨质破坏,恶性不除外,请结合临床病史及其他检查。 CT:结合三维重建:20241108 鼻咽顶部至颅底见不规整软组织密度肿块影,大小约4.0cm×3.7cm×4.7cm。边界欠清,枕骨斜坡、蝶骨、双侧蝶窦壁、双侧岩尖多发骨质破坏,双侧蝶窦及左侧眶尖受累,病变内混杂斑点样钙化影。双侧上颌窦及筛窦可见少量软组织影。诊断:鼻咽至颅底占位性病变,恶性可能大,颅底多发骨质破坏。
临床资料: 一:男,63岁,右侧腮腺肿物,不明原因增大半年,自行变小 二:查体:右颈部可触及明显质韧包块 三:超声描述: 右耳后腮腺区可见混合回声,范围约:3.40×1.86×2.38cm,可见血流,无完整被膜,后方回声增强,不均匀。脉管瘤?右耳后腮腺区皮下可见淋巴结回声(3级) 四:喉镜检查:鼻咽顶后壁粘膜光滑,双侧圆枕粘膜光滑,双侧咽隐窝对称 五:手术方式:穿刺活检
暂无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