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临床资料: 患者、女、22岁,阴道不规则出血一年,盆腔超声提示宫腔内不均匀回声。
临床资料: 患者,女,42岁。主诉:阴道不规则出血半年余。现病史:平素月经不规律,半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月经淋漓不尽,阴道出血20余天,口服药物治疗后经血可止。月经干净4-7天再次出现阴道出血,出血持续20余天,病情反复半年余,自诉阴道曾排出烂肉样组织,大小约 5cm*5cm,未特殊诊治。4天前因阴道出血伴低热、咳嗽于外院就诊,行妇科检查见宫颈口外生型肿物,呈紫蓝色,触血阳性,伴异味。行活检提示(宫颈)大量坏死组织中见少许异型细胞,考虑恶性肿瘤性病变,建议免疫组化协诊。建议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。
临床资料: 患者,女性,31岁,不规则子宫出血14个月。多次就诊于市级及省级医院,行宫腔电切术,病理示:“子宫内膜息肉”“子宫内膜增生,局灶复杂性增生”等。治疗用药期间仍有不规则子宫出血。 盆腔平扫+增强:宫腔内占位,考虑子宫内膜复杂增生?其他待排,请结合临床。
临床资料: 患者:女,53岁。主诉:阴道不规则出血1年余。影像学检查:1.超声诊断:宫腔内不均质稍强回声,性质待定(内膜癌待排除),宫颈管内实性稍低回声,性质待定(宫颈癌?)2、 MRI诊断:宫腔宫颈占位,部分浅肌层受侵。建议病理学检查除外子宫内膜癌。临床诊断:宫颈管、宫腔占位性质待定:粘膜下肌瘤?肉瘤?子宮内膜癌?
临床资料: 患者,女,57岁,以“月经紊乱1年,阴道出血1月余”为主诉,就诊于当地医院,行诊刮术。术后病理回示:(宫腔)镜下见子宫内膜腺体排列密集,局部呈筛状结构,考虑非典型增生,建议免疫组化进一步诊断。
临床资料: 患者,女,57岁,2019年6月我院筛查宫颈细胞学ASC-US,HPV16、18 阳性,行阴道镜宫颈活检,活检病理:(粘膜慢性炎伴腺体鳞化,局灶鳞状上皮增生,建议定期复查)免疫组化:P16(-),ki-67(基底层+)。后进一步行宫颈LEEP 病理: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伴累腺,未定期随访复查。2023年11月因“尖锐湿疣”于我院门诊查宫颈 TCT 阴性,人乳头瘤病毒11型阳性,进一步行 “激光治疗”及“阴道镜宫颈活检”,(活检病理:宫颈粘膜慢性炎伴鳞状上皮增生,免疫组化 P16(-),Ki-67(基底层+),因绝经后阴道镜检查不满意,不除外宫颈有无更重病变,住院行“宫颈锥切术”。锥切后病理行会诊,考虑鳞状细胞癌/腺样基底细胞癌/基底细胞化生,后行全子宫+双附件及盆腔淋巴结清扫。
临床资料: 患者女,51岁主诉:发现阴道肿物脱出3年余,加重20余天。 妇科彩超(我院2024.06.02):子宫、附件未见明显异常。
暂无评论...